灯笼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灯笼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最是春风暖民心【消息】

发布时间:2020-09-15 15:51:43 阅读: 来源:灯笼厂家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着江西和江西人民,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言犹在耳。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大追求,持续深入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井冈山到赣南老区,从鄱阳湖畔到赣江两岸,浓浓的民生情怀,描绘出4600万赣鄱儿女全面奔小康的温暖底色,更镌刻着赣鄱儿女感恩奋进、迈向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坚毅步伐。回望这五年,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行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康庄大道上,朝着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行。

(一)

江西人民清晰记得: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我们决不能让老区的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省委、省政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宏观引领、中观布局、微观推进,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工作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2016年的2月2日,对于偏、远、穷的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来说,是个“天大的日子”。

“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必须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更不能让老区人民掉队。”“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该村视察时的洪亮话语,响彻了井冈山,传递到全国各族人民心中。这是总书记不到一年时间内两次对江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导。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江西行进在浩荡春风里。

作为神山村21户贫困户之一,张成德一家的变化就是江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特困户张成德腿部曾因事故受伤,家中老母体弱多病,想外出务工却脱不开身,但他的妻子能炒一手好菜。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详细了解他家状况后,建议他开办农家乐,并主动联系农业银行帮其解决贷款问题。张家原本在外做导游的女儿经过深思熟虑后,也决定回家与父母一道,在村里开办首个农家乐――成德农家宴。

红烧肉、烧土鸡、清蒸鱼、笋干牛蛙,乡味十足;炒南瓜、煮毛豆、清炒苦瓜……地道的农家饭菜,清新爽口,价廉味美,几乎天天都有游客上门品尝。最火爆的节假日,一天要接待近百位客人,足足七八桌,一家老小齐上阵,忙得不亦乐乎。不久前,村里评选低保户,张成德主动放弃了参评资格。

“争吃不饱,让吃有余。现在生活过得去,我们就不要低保,生活要靠自力更生,才吃得长久。”在张成德家,记者被他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染。今年,张成德又大展身手,拿出现有的积蓄养了50只黑豚鼠,并将自己的农家乐重新装扮了一番,年收入预计超过10万元。

胸怀为民情怀,走好新的长征路,省委、省政府让像张成德这样的贫困户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赣鄱大地,数百万贫困人口的生活正像井冈山人民一样发生着质的变化,上千个贫困村庄正经历着华丽转身。

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以《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主的“1+N”政策体系,确立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措施,明确以25个贫困县、2900个“十三五”贫困村、2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精准扶持对象,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根据贫困的类型和原因、发展的资源和条件,精准制定和实施帮扶规划,精心谋划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危旧房改造、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扶贫工程,加快精准脱贫步伐。

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438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13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6%降为3.3%,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110元,增长率为11%左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升。

今年,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吉安县接受了国家第三方评估,即将脱贫“摘帽”;其他贫困县正加倍努力,奋勇冲刺,奋力实现脱贫“摘帽”……

面对重若千钧的脱贫攻坚历史责任,江西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时代强音,奋力向千年贫困作最后宣战。

(二)

瑞金,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奠基之地;于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兴国,抚育了134位开国将军……赣南,这片曾激情挥洒、血沃中华的红土地,乘着苏区振兴国家战略的浩荡东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阔步行进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早在2012年6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赣南这片红土地送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没有赣南的脱贫就没有全省的脱贫。过去,由于经济投入不足、资源禀赋较差,赣南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一直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据显示,“十一五”末,赣州有11个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以及215.46万贫困人口,更有69.5万户、近300万人居住在危矮破旧的土坯房中。《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大力推进,意味着在中央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之前,赣南乃至全省获得了宝贵的两年多时间,提前打下了脱贫的坚实基础。

在红色故都瑞金叶坪镇华屋村,这个红军烈士村迎来了崭新的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华屋村村民彻底告别了土坯房,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村里还办起了富民产业,大棚蔬菜种植、养蜂、养鸡特别是红色旅游的红火,让村民们不但房子新,生活更兴。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门口的对联,道出了古嶂村民温章喜的心声。古嶂是于都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5年前,全村133户大部分住在土坯房里。2012年《若干意见》出台后,县里随之启动了古嶂片区整村移民搬迁工作。2015年,古嶂村第一批村民乔迁新居,温章喜家便是其中一户。经扶贫工作组联系,他进入生猪养殖场上班,每月工资3600元,实现脱贫。

白墙黛瓦,绿荫环绕。上犹县水岩乡村民许光奎望着自家的“小洋楼”,感慨万千。尽管过上新生活已有几个年头,但对于过了10多年“水上漂”生活的他来说,仍然忘不了往日的艰辛――在水上生活,买菜做饭、看病买药、送娃读书都要划船,既不方便,又很危险。“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搬迁上岸,给了我一个安稳的家。”如今的许光奎,不仅住上楼房,还办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10多万元,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五年的振兴发展,催生了老区蝶变。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量身打造的《若干意见》不断向纵深推进,一条条惠泽老区的幸福通道的开辟,让赣南成为中部的“西部”、老区的“特区”。

五年来,中央组织部、国家发改委牵头52个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架起了中央和老区的“连心桥”,开启了部委与赣南的“直通车”,帮助赣南构筑了区域性“政策洼地”。截至目前,国家层面支持赣南苏区的政策文件达144个。

五年来,赣南近300万农民告别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住上了安全放心房,151.74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6.7%下降到5.7%;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赣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500亿元;完成了农村保障房8661套,兜底解决农村特困群体及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五年来,赣州加速释放国家政策红利,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重大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密集落地。今年6月1日,位于赣州市南康区的赣州港,迎来从俄罗斯返程的中欧班列,同时首次开行前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中亚班列。这是赣州首次实现中欧中亚双向货运班列顺利开行,也是江西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依托赣州港,南康成为我国进口木材和出口家具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南康家具产业也由此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

草木葳蕤,生机勃发。如今,970万赣南人民感恩奋进、苦干实干,正用铿锵步履,回馈党和国家的深情与大爱。

(三)

“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每个人都享有均衡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同时,敢于拿出真金白银,2013年至2017年连续5年分别筹集财政资金700亿元、800亿元、1000亿元、1200亿元、1400亿元,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让群众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现在,幸福的阳光正照进更多江西百姓的现实生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贫有所济、弱有所助,江西改革发展成果已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普通群众。

劳有所得是民生之本。以去年为例,全省创业促就业稳步提升,工业园区用工稳中有升;新增就业保持平稳,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2%,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9%,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学有所教是民生之基。省委、省政府把学前教育纳入民生工程,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大幅提升,“入园难”问题得到缓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42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申报国家教学质量改革项目取得良好成绩;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体制机制创新、办学层次合理、中高职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住有所居是民生之系。五年来,我省累计投资2300亿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43.98万套;累计改造农村危房91万户,城乡800余万群众住房明显改善。特别是近三年来,全省开工各类棚户区54.27万套,城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达59.2%,棚户区基本建成指标完成情况处全国领先位置。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率先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对尿毒症(血透)等10种大病实行免费救治,稳步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等举措,百姓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全省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平安幸福是民生之盼。大力推进法治江西、平安江西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投入近8亿元建设前端视频监控设备,划出城乡网格化管理网络135048个;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向基层延伸,建成运行五级综治中心22491个;健全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探索出一批“合百姓胃口、服当地水土”的“土方子”,全省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持在95%以上。

…………

民生万事无小事,一枝一叶须躬行。一项项民生工程,凝聚成一个个巨大磁场,给人以信心与向上的力量。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西将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魏 星

巨刃安卓版

格斗小子游戏下载

剑圣传奇手机版